十七歲時開始接觸到瑜珈書籍,我試著從書本上理解到的進行練習。一開始最吸引我的是瑜珈哲學和歷史,我喜歡閱讀古印度偉大修行者們的故事,那些在山洞中待了幾百年練冥想的瑜珈士們:有的會飛。有的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也能活得很開心,因為他們已將其面具摘下,不再被自身的麻煩所困惑;所遇到最厲害的瑜珈士曾說:「我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我發覺「體位法」是很好的方式去認識瑜珈,並且能將瑜珈融入在生活中;若我能從練習體位法時察覺自己身體的慣性,慢慢地隨著覺知,開始能看見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哪些心性正在塑造我。《帕坦加利瑜珈經》告訴我們:sthiram and sukham--穩定地,舒服地;是身體的穩定與心靈的舒適。但這並不是為了在墊子上的練習,而是在一天的練習後應有的感覺。若無法將練習時所得到的,帶入生活中,那練習對我來說也就沒有用處。
當然,這是目標。唯一能達到這個目標的,只有非常仔細地去觀察「我的心在哪裡?」例如:「拒絕在這個姿勢裡休息,是因為我很固執且自負,還是我選擇不被惰性給控制?」「這會在墊子之外的生活中,幫助我擊倒懶惰嗎?」「接受這個姿勢的考驗和所帶來的不舒服,是因為我想要處罰自己,抑或是我瞭解到『接受』是什麼?」「在練習之外的人生裡,我的容忍度又是如何?」「在 Savasana(大休息)裡,我真如死屍般呈現離開人世的狀態嗎?」「我真的對任何事都無所謂,且全神貫注在大休息當下?」抑或是,我只是想著我等下要做什麼,今天我將會如何地忙碌?為什麼這附近都沒有好吃的呢?這件襯衫會讓我看起來比較胖?
若我的心不處在當下,那就是讓自己被各種瑣事給耽溺,這樣就完全與性靈背道而馳。一位富有靈性的人絕不會想著只對自己有益的念頭,他會從早晨清醒的那刻起就開始思考要如何去幫助他人。我不由得這樣想:這就是我們練習瑜珈時試著去做到的。
從來不期待我能達到一打坐入定就是幾百年,或是能夠飛簷走壁,只求透過不斷地傾聽去覺察,是什麼樣的心塑造出我這個人;藉由認清自己的思維模式,我就能放掉那些無助於任何人的自我,轉而注入被視為靈性的特質。
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