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 K. Pattabhi Jois 曾說:呼吸法中最重要的是吸氣和吐氣之間的 Kumbhaka(止息),在這之間的「懸」是心智與技巧之間的交錯;Richard Freeman 也常提及:瑜珈的精華在於姿勢與姿勢間的轉換與連結。師資培訓的目標不是一面金牌,它的精華是在練習中磨合,在練習的道路上,面對自我內心的轉變、練習的轉折、成長的蛻變,甚至短暫的挫折。對決心參加師資培訓的學員而言,我們將一同品嘗呼吸串聯心境及身體的轉換,一起研讀、練習、自我探索、內化與學習夥伴溝通。在離開舒適圈的環境及日程安排下,學員將有充足的時間,思考自我的練習,並灌注更蓬勃的生命力。
指導老師:Heidi Chen
「人習慣性地往外追求,卻看不見近處的真,就像真理近在眼前。」Heidi 教我們用瑜珈的角度,更有覺知地看世界。「呼吸是淨化,正位是淨化,淨化之後的練習,使身體發出光亮。」Heidi 教我們瑜珈是用課堂以外的 23 小時去預備,為練習預備,也為生活預備,甚或生命。
她的個人練習以傳承瑜珈傳統精神為核心,加上嚴謹的正位要求,更從佛法智慧中領悟。2005 年開始,深入皮拉提斯的教學及練習,因皮拉提斯要求嚴謹而細膩的觀察及判斷能力,且須深入研讀解剖學,因此這深厚的經驗也應用在 Heidi 的瑜珈教學中,更能敏銳地判斷學生的身體狀態與潛能,進而幫助他們。
在 2007 年遇見瑜珈啟蒙老師 Stephen Thomas,並在 2008 年遇見上師 Richard Freeman。多次完成了 Richard Freeman 的師資培訓及進階密集研習,至今仍頻繁地近身學習,在教學上,也能看到 Heidi 真實體現所學,投入梵文及瑜珈經典的學習,並致力實踐墊子內外的平衡,瑜珈即是生活、生活即是瑜珈的練習。
Heidi 的教學風格除了精準的正位、邏輯性的動作編排,課堂中,也常以充滿想像力的比喻及開放式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不給框架的答案。身為瑜珈老師並不是將學生變成心中的模式,而是給予學生空間與時間來找到覺知及動力,幫助學生內省,找尋智慧及真實的喜悅。
Heidi 擁有豐富的國際教學經驗,自 2008 年起,已在台灣、上海、內地城市以及斯里蘭卡,教授過多次研習課程與僻靜營。
客座講師
Rachel Tsai
她的瑜珈學習始於 Iyengar 瑜珈。之後專注在 Ashtanga Vinyasa Yoga 系統的練習。曾經數次到印度 Mysore 跟隨已過世的大師 Sri K. Pattabhi Jois 和其孫子 Sharath Rangaswamy 學習。她同時也持續追隨曾任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阿育吠陀學院梵文教學總監 Ms. Barbara Cook 深入進修梵文文法,梵頌和哲學宗教經典。近年主要追隨上師 Richard Freeman 學習。
她在自然草藥醫學和療癒教學界負有盛名的紐西蘭 Wellpark College of Natural Therapies,取得阿育吠陀和瑜珈療癒認證學位。多次到印度 Vrindaban 聖城的 Dhanvantari Dham Herbal Research Centre 草藥研究中心,進行傳統阿育吠陀醫療法和草藥學的研習、實習和靜修。
Rachel 於 2013 年得到倫敦大學亞東學院宗教思想研究系碩士,專研瑜珈和東方禪修思想。
物理治療師 Patty Liu
現任 SPACE WELLNESS 體平衡療癒師。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研究所畢業,曾服務於實康復建科診所,擔任物理治療師組長。為合格運動傷害防護員、深入科技輔具研究與製作,並具豐富的臨床物理治療訓練經驗。
過去 Patty 常在醫療單位中見到因瑜珈受傷的「患者」,以為瑜珈是「極限運動」,但在 2011 年學習瑜珈之後,不僅發現瑜珈是促進全人健康的好方法,同時明瞭瑜珈非常重視對身體的感知,在呼吸、體位、觀想中,能夠精細地控制身體的每個部位,而到達這個階段是需要長期不斷的練習。
現代人因靜態的生活型態,長期以錯誤的方式使用身體,使得肌肉骨骼神經系統失去敏銳度,在僵硬的身體下,依好勝心驅使,一心急著做出指定瑜珈動作,因而導致受傷。在 Patty 豐富的物理治療專業背景下,希望學員們不僅能解開自身的身體束縛,找到適合的個人練習方法,同時也能學習幫助他人的實用技巧。
授課綱要
體位法
體位法是最容易接觸也是最直接和自我產生連結的方法。藉由體位法的正位進而內化 氣、與心智結合。在這師資培訓會在體位法上給予準確的講解及充份練習,此次師資培訓會以傳統哈達瑜珈的動作深入及 Ashtanga Vinsaya Flow 串連及做為背景,在未來想要成為一個瑜珈老師者,會學習如何編排一堂有效率及品質的課程,對於想要深層進修的學生,幫助紮實的建立基礎進而深入動作的難度,同時也會學習到如何安排自我練習編排的技巧。但體位法僅為一扇往心靈的門,培養學生以開放的角度面對由身體的變化如何與心智上合一。
調息法
在八肢瑜珈中談到呼吸法在體位法之後,而這二者卻可相輔相成,如魚與水必須共存。在體位法經由動作的移動而加上“氣”在運行達到行為與思緒合一。在師資訓練裡會著重在基礎的調息法、調息法的技巧,觀察氣息所影響的心智,當敏感度與熟悉度增加後,在課程中會再逐一的加入不同呼吸的練習法。
瑜珈哲學
現代體位法瑜珈的起源有其獨特的背景和歷史淵源。廣義來說,瑜珈在印度的宗教哲學的傳承裡是一個“練習的傳統"。練習可以被應用在任何一個靈修系統。一直到哈達瑜珈 (14 世紀) 成形,其獨特的身體/生理/細微氣息運作的觀念和在文獻上被記載。在瑜珈哲學的課程裡,會將體位法瑜珈作一個完整的呈現,從客觀以及主觀的立場來探討瑜珈演進的歷史對我們學習者的認知有什麼影響,然後從相關的古典經典裡擷取對我們的練習有啟發的知識。課程中會學習的經典--數理論、哈達瑜珈經、Patañjali 瑜珈經。
靜坐冥想
[無條件的親善] 在靜坐時培養溫柔的心、不評斷的態度,在梵文裡 Maitri 是指慈愛無條件的親善,在靜坐時不管心裡出現什麼東西,你都要對它無條件的親善,靜坐也就是每天花一些時間與自己在一起。在這師資培訓中除了每天的靜坐練習,其中也安排二天的的行禪、坐禪的密集練習,當僧寶 (共同練習的夥伴) 一同學習時,會凝聚穩固的力量並進而培養出靜坐的習慣。
梵文
印度古文化認為宇宙的來源是聲音。靈修傳統重經典的背誦,其意義在於淨化思想和提昇意識的層次。在 Raja Yoga(王室瑜伽)/ Patañjali Yoga 的系統裡,練習者需培養和深入自我覺知的敏感程度,瞭解聲音/言語和瞭解思考和思想有親密呼應的關係。對於練習來說,在生理的層面和感官的運作上有潔淨的效果。師資培訓中我們會講解聲音語言/思考/認知的密切聯繫和學習基本的吟誦基礎。
阿育吠陀
在印度古老的思想傳統裡,身體不只是實體,心智也不只是非實體。“人身”是一個有不同層次的系統個體,這些不同層次之間有著相互呼應的關係。瑜珈這個練習的傳統也是以這樣的哲學思考發展出來的。瑜珈系統著重潔淨、排毒和活絡身體的各個層面。阿育吠陀是印度的醫學系統,其目的在實現一個總體,完整性的健康,對於人和其環境的關係互動也有獨特的見解。師資課程中我們會教授基本觀念以及如何在練習裡去應用,加深練習的深度。
瑜珈與生理解剖學
透過學習解剖學(Anatomy)、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從頭腦先「理解」身體,進而在瑜珈修習中,從「心」感覺身體,了解每個人身體的限度,在鍛鍊身心靈的同時,不起好勝心,避免發生傷害。教學經驗豐富的瑜珈老師能夠「觀察」、「誘發」、「療癒」,觀察學員和自己在體位中身體各部位的狀態,誘發正確流暢的動作,甚至療癒因異常體態引起的痠痛。課程中,不僅深入學習解剖學、人體運動學,同時也將學習實用的肌內效貼布貼紮技巧。
實用調整技巧
學習探索解剖學,並學習如何實際調整動作
特殊族群
針對孕婦、高低血壓、脊椎側彎的族群在練習上的照顧與知識
閱讀書單
- 《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 《瑜珈經》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 《正念瑜珈:結合佛法與瑜珈的身心雙修》Mindfulness Yoga - The Awakened Union of Breath, Body, and Mind
- Light on Pranayama
- 《瑜珈之光》Light on yoga
- 《解剖列車:針對徒手及動作治療師的肌筋膜經線》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
- 《舞蹈應用生理解剖學》
- The Mirror of Yoga
開放名額
36 人
資格證書
國際瑜珈聯盟 (Yoga Alliance)200 小時培訓認證、台灣 SPACE YOGA 結業證書
課程表
07:00 - 09:00 體位法練習
09:00 - 10:00 早餐
10:00 - 11:30 晨間工作坊及講座
11:30 - 13:30 午餐及午休
13:30 - 16:30 客座講師講座
16:30 - 18:00 團體練習
每週五 10/17,10/24,10/31,11/7,11/21 19:00 - 21:30
結業式 11/28 07:00 - 12:00
適合參與的對象
持續練習瑜珈至少一年以上
帶著正向、開放的態度,泰然學習與奉獻
* 建議在參加師資培訓課程前,至少上過 2-3 堂 Heidi 大眾課
|
早鳥報名特優價 即日起至 6/24 |
課前報名優惠價 6/25-7/24 |
價格 |
SPACE 會員價 |
$95,000 |
$105,000 |
$120,000 |
非 SPACE 會員價 |
$103,000 |
$113,000 |
$128,000 |
*零利息分期付款方案提供,歡迎洽詢
晨間密集練習
上課日期: |
10/4-12, 10/18-19, 10/25-26, 11/1-2 , 11/8-9, 11/22-28 (24天) 7:00 -9:00 |
SPACE有效會員優惠價: NT 19,200
(如師資培訓報名額滿,將不再開放晨間密集練習課程)
轉化生命的旅程
遇見 Heidi 老師之前,我正處於瑜珈練習旅程中最混沌低潮的時期。兩年前的舊肩傷狀況反覆,加上近日扭傷腳踝,雪上加霜,心情沮喪到極點,頓時所有壓抑或標準已然瓦解,找不到出口,也看不見亮光。
接觸 Heidi 老師的瑜珈課後,驚訝地發現原來體位法可以呈現如此如實的美,平易近人!以往因自己個性關係,太過執著於追求完美太「ㄍㄧㄥ」,導致呼吸短淺,肩頸痠痛,同時因身體的柔軟度太好,在沒有肌力的條件和好勝心的趨使下,使身體不堪負荷,受傷連連。
在 Heidi 老師平實的動作帶顉和淺顯易懂的譬喻引導下,試著不逼迫自己到盡頭,退半步,反而讓身體找到前進一步的可能性。在自以為不可能再延伸極限下,因為「演一下」讓我們更超越自己。
若說藝術越接近理想就越美,Heidi 老師的瑜珈帶領並非絕技動作,卻因個人與身體「現實」的交融,更散發樸實、安全的健康美,也更貼近己身。
感謝 Heidi 老師幫助我消除害怕再度受傷的不安全感,找到脆弱的力量,無關成敗,就是放膽去做!因為接納自己的脆弱,重新拾回向前的勇氣。
~ Mi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