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頁 > Academy > 師資培訓 > 課程簡介
2025年:200小時深度瑜珈師資培訓課 - 扎根瑜珈沃土:蘊智慧、活教學
師資培訓
11.15 - 04.17
08:00-16:30
明曜旗艦館
DOUG KELLER
2025年:200小時深度瑜珈師資培訓課 - 扎根瑜珈沃土:蘊智慧、活教學
報名方式
請點選下方按鈕填寫報名表
課程內容
關於 Doug Keller
課程價目
課程說明會

扎根瑜珈沃土:蘊智慧、活教學

與其說瑜珈教學是為人們鋪設一條清晰的道路,它更像是為樹往下深深扎根後,讓樹日後能自行茁壯成長。

 

在2025年,Doug Keller老師再次與SPACE YOGA合作,重啟他獨樹一格的200小時師資培訓課程,為學員帶來全新升級的學習體驗,為瑜珈老師提供深入的實踐技巧與教學指導。

這場培訓深入探索瑜珈的所有面向,底蘊來自於Doug老師超過20年的哈達瑜珈教學經驗、近40年的瑜珈修行歷程,其中包含14年在印度和美國的隱修院修行,以及他攻讀碩士階段哲學的學術背景。

 

課程週次安排 (開放單週報名)

第一週體位法教學的根基:瑜珈的目的,務實、理論與靈性的智慧

課程一開始,我們將奠定紮實的基礎。Doug 以現代生物力學的觀點切入,透過肌筋膜解剖學,帶領學員認識瑜珈體位法的根本原則。課程將涵蓋各大類體位法的有效教學方式與口令,並特別著重於下半身的運用——關節、腿後側肌群、膝蓋、薦骨的穩定性,以及核心的整合。

與此同時,哲學課程將回溯古典瑜珈的源頭,從《吠陀經》與《奧義書》談起,探索業 (karma)、生命能量 (prana)、咒(mantra)、風息 (vayus) 與屬性 (gunas) 等核心觀念,為學員建立一個理解身、息、心相互連結的完整框架。

 

第二週上半身健康與呼吸:哈達瑜珈的轉化力量

從第一週的基礎上,第二週轉向上半身的探討——頸部、肩膀與脊椎扭轉,並深入理解腰大肌 (psoas) 對穩定與流動的關鍵作用。課程中特別關注手臂承重的體位,例如倒立動作的安全變化,並涵蓋手腕、手肘與頸椎健康的保護原則。

哲學課程將聚焦於哈達瑜珈的核心練習——調息法 (pranayama)、手印 (mudra)、鎖印 (bandhas) 與冥想 (meditation),並探討這些工具如何影響瑜伽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意義,進而轉化我們對身體、呼吸與能量的理解與實踐方式。

 

第三週序列編排的藝術,以及哈達瑜珈傳統到現代的演變

第三週的主軸是序列編排的智慧。前兩週所學的肌筋膜路徑,將成為設計有效且具創意序列的基礎,再結合功能性動作、動力鏈 (kinetic chains)、張拉整體 (tensegrity) 的概念,深化我們對現代體位法益處的理解,並提升教學層次。

哲學課則探討哈達瑜珈如何演變至今日。我們將同時檢視其中實際而正面的貢獻,以及在現代發展中被忽略卻能豐富練習的部分。這意味著深入呼吸練習與靜心的探究,並從當代科學的角度理解體位與動作如何增進認知與情緒健康,擴展瑜珈對全人的影響。

 

第四週療癒智慧的應用:評估與精準引導

最後一週,課程將透過Doug 獨特的療癒智慧整合療癒與練習的諸多細微面向,帶領學員將洞察轉化為實際教學技巧。

學員將學會如何評估姿勢與動作,辨識造成疼痛的模式,並透過瑜珈安全地處理這些疼痛模式的問題,協助減緩與預防傷害。同時學會設計療癒主題序列,針對特定部位進行調整,完成一場平衡又療癒健康的練習。課程將特別聚焦於脊椎側彎與其他常見結構問題。

哲學部分將總結從古典、吠檀多到譚崔 (Tantra) 各種靈性智慧的脈絡,並特別強調哈達瑜珈如何在密續的脈絡中,成為最貼近現代生活、最全面且實用的修行之道。我們將更深入探討脈輪 (chakras) 與坤達里尼 (kundalini) 作為實修工具的角色,呈現瑜珈的完整視野:將身、息與精微能量交織成個人成長的旅程。

 

課程概述

從合格到卓越 (Asana):體位法練習與教學

  • 體位法:多元的體位法—各個體位法的形、功能、與連結。
  • 體位法的有效教學與排序之相關原則:這部份會以身體的肌筋膜結構為基礎,同時這也是健康動作的根本。
  • 關節:關節疼痛問題是吸引人做瑜珈的首要原因之一,而如果瑜珈做得太過,關節也是最主要會因傷所苦的區塊。我們將好好研究關節,了解他們在體位法練習中的核心角色,以及如何進行安全的教學來改善關節的健康。

 

身心靈健康 (Wellness):瑜珈的療癒智慧

  • 療癒評估:如何評估姿勢與動作,辨識出造成限制與疼痛問題的動作模式,即使是團體課程也適用。另外則是調整的原則、建議的替代方案與變體,以及如何與正面臨疼痛問題的個案一對一進行評估和指導。
  • 療癒主題序列:如何針對身體特定區域來設計課程序列,可以同時提升身心靈健康與機能,又維持課程本身的全面性。這其中包含如何依據瑜珈療癒的理解,結合體位法原則與序列去開發練習主題。
  • 脊椎側彎與其他常見結構問題:針對結構與動作上受限的情形,如何清楚又有效的進行指導。脊椎側彎會是課程中特別著重的主題。

 

呼吸 (Breath)

呼吸是瑜珈的鑰匙—在體位法是如此,在調息法、冥想練習,甚至是處理慢性疼痛與壓力上亦然。首要主題如下:

  • 呼吸與神經系統:健康與機能的所有面向都是由神經系統主導,關於這部份,瑜珈士則是用「生命能量(Prana)」與「風息(Vayus)」的概念在談。現代健康問題,尤其是慢性健康問題,與神經系統可說是密切相關。我們會以當代的語言,也會以「瑜珈」的語言去研究了解神經系統的各個面向,以及呼吸/調息法練習之間的連結,和神經系統的健康運作。
  • 調息法練習與其精煉要訣:使練習技巧更臻完美,並不是讓我們感受到調息法力量的方法,而是要深化自己的呼吸經驗,並感受它對於我們內在狀態的影響。我們將了解不同練習在傳統上是如何被描述的、有何用意,同時也談到當代的創新與它們的用意。
  • 呼吸的解剖學:現代瑜珈加入了實體解剖學的洞察,去看我們是如何呼吸的,以及如何能透過練習和更良好的健康來更有效率地呼吸。了解解剖學會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關鍵。
  • 呼吸與「精微身」:傳統瑜珈士著重於生命能量(Prana)的精細通道,稱之為氣脈(nadis)。他們對於呼吸的觀點是體驗式的,而非解剖學式的,此外脈輪等概念也會是深化該經驗的關鍵。要使它強大且具轉化性,必須要從那樣的觀點去學習並練習才行。
  • 梵咒(mantra):梵咒即是氣息以聲音為形的力量,轉化身、心、識之餘,也是通往更深的瑜珈練習的鑰匙。我們會探索梵咒與呼吸和冥想的聯繫,並將我們的了解奠基在瑜珈哲學與現代觀點上。

 

哲學 (Philosophy)

一直以來,瑜珈哲學持續地順應時代的需要與議題演化,我們的瑜珈哲學課—保持著與各種修行法之目標的連結性—既協助大家了解不同觀念的原創背景,也談可以如何將哲學加以融合與體會,使它與我們當下的人生真正相關。       

  • 「瑜珈」的意涵,以及它是如何演化、如何變得越來越具涵容性,納入了更廣範圍的練習,以及個人/集體探討的議題。
  • 用於個人身心靈健康與賦權(empowerment) 的瑜珈倫理。瑜珈經典提出了追求自身身心靈平衡上必須沉思的道德議題,而這也應啟發對於我們今日世界之需要與議題的相關省思。
  • 靈性與靈性成長的概念:關於到底何謂靈性生活,瑜珈哲學包含了許多觀點。深思這些不同的觀點,並瞭解這些觀點當初興起背後的歷史文化脈絡,會幫助身在今日世界的我們,洞見自己對靈性的理解。
  • 與練習的連結:當我們以既實際又深奧的方式,瞭解將練習形塑成如今樣貌的深層用意時,才能真心欣賞並體驗到這些練習背後的力量。這包含了像是脈輪的概念,而這也是為了引導練習。我們會將哲學與體驗式練習之間串起直接的聯繫。


冥想與瑜珈睡眠 (Yoga Nidra)

冥想有著許許多多的可能性,瑜珈睡眠作為一種深層、滋養性的冥想型態時,同樣也有條條途徑。我們以哲學研討提供瞭解這些練習的脈絡之際,也將體驗式地去探索這些不同的練習途徑,以及在這些路上時又可以如何引導我們的學生。

 

誰該參加?

成為一個教導有方的老師所需要的技術和知識,會是本次培訓的重點。
這場師資培訓並非設計給初學者參與,建議擁有一年以上的瑜珈練習經驗,或是已累積教學經歷的老師,亦歡迎對瑜珈有深刻興趣與熱忱,而無意教學的規律練習者,一起豐富瑜珈學習旅程。

 

認證時數

美國瑜珈聯盟 Yoga Alliance  200 小時師資培訓認證

(包含188.5小時親授時數,以及8小時非親授時數)

 

培訓日期 (共33天)

第一階段 2025.11.15-11.30 (11.22 休息日)

第二階段 2026.4.3 – 4.17 (4.10休息日)

線上學習日 2025.12.30 ()2026.1.21 ()2026.2.11 () 2026.3.4 ()

 

日程表

08:00 - 09:30     體位法與冥想

10:00 - 12:00     上午課程

12:00 - 13:30     午休

13:30 -16:30      下午課程

備註:老師將依照上課進度適時安排休息時間

 

線上學習日  19:00-21:00

*SPACE保留以上時間異動的權利,若有異動必會事先告知

 

英文教學、中文口譯

譯者簡介 - Riona Hsu

2013年完成200TT後,身兼瑜珈指導師與口筆譯至今,曾擔任 Doug Keller、Hart Lazer、Leslie Howard、Ramanand Patel 、Judith Lasater 等多位大師課程逐步口譯。

Explore your unique journey

探索新的好動品質,立即預約您的獨特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