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教學裡,有傳統、創新、實用、勤奮、真誠、風趣的特性,但這些形容詞仍不足以表達他將生命注入瑜珈傳承的信徒之心
擅長引導充滿冥想品質的瑜珈課程,在擁抱新創思維的同時,亦忠實保留原創智慧。自 1995 年起,Adarsh 接觸到自然療法的領域,並分別取得療癒式推拿 (Therapeutic Massage) 以及單一肌群快速伸展術方面的執照。一直以來,他都以八肢瑜珈、梵文、阿育吠陀及 Bhakti 瑜珈的終身信徒自居。
身為一位正式獲得第二級認證的八肢瑜珈指導老師,Adarsh 自 2001 年起便開始一連串至今不間斷的亞洲朝聖行。為了完整傳遞最終恩師 Guruji - Sri. K Pattabhi Jois 的信念,也就是優秀的八肢指導師必須能夠激發學生持續練習的原動力,Adarsh 堅持精準地以 Guruji 教導的方式,延續原汁原味的 Ashtanga 傳承:「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Ashtanga 沒有捷徑,只有勤能補拙,在練習裡找到答案。Adarsh 試著用心了解學生個別的差異、抱著將心比心的包容與教學相長的尊重,在恰當時機給予適合的引導,鼓勵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自我成長,讓學生不至迷失方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無論是針對初學者的課程設計或進階練習者的動作編排,Adarsh 都能以令人耳目一新且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給予適合學生程度的指導。
他亦鑽研人體解剖學與生理學,加上早年受過療癒式推拿的專業訓練,Adarsh 調整學生的細膩手法讓人印象深刻。他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建立一套完全適合自己的個人瑜珈練習,所以他孜孜不倦地向學生傳遞這份信念,並分享他對於練習的熱誠與勤奮。Adarsh 與妻子 Heleen 於美國蒙特雷創辦並主持 Monterey Yoga Shala。
墊上墊外的引領與成長
從第一次遇見 Ashtanga 開始,我就深深地為它著迷。
斷斷續續練習了四、五年,雖然還是非常喜愛,但總覺得好像一直停在某個關卡不上不下,像看著愛人卻無法更進一步,直到朋友向我推薦 Adarsh 老師的師資訓練班。
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師資訓練班,也是人生中一扇寬廣大門的開啟。密集練習的一個月裡,Adarsh 老師總是用一種很細膩、很精準的方式描述與調整每個體位法,輔以各種理論跟豐富的自身經驗與觀察。在老師身上,我不僅看見了堅持、熱情、深厚的經歷,還有寬廣、包容、與溫暖的覺察,這是讓我收穫最多、也最讓我感動的一點。
瑜珈是個遼闊又高深的世界,但 Adarsh 老師給了我們一盞可以依循的燈火,他教導我們如何觀察並且陪伴自己的身體練習、用自己的身體去體驗世界、在每天的生活中實踐瑜珈、並且永遠給自己足夠的寬容與信任踏出追尋的每一步。因為 Adarsh 老師,我與 Ashtanga 終於又更靠近了一些;而我與真實的自己,也更貼近了一點。
喜愛瑜珈的朋友們,真的不要錯過這個美好的機會喔!
— Jasmine
感謝緣分,讓我在師資培訓遇見了 Adarsh。
老師總說:「在練習的一開始,設定你的意圖。」他是 Ashtanga——這個以嚴謹著名的流派——忠實的傳承者。但,在教學的當下,他更在意每個人的體驗和感受。當你倍感挫折時,他會慧黠地看穿你的期待和執著,眨眨眼,用微笑告訴你:你做得很好。或者,他會伸出那雙厚實的手,精準的引領你進入你所遲疑、抗拒的位置。然後告訴你:你做到了!
Adarsh 的教學風趣,饒富巧思;更珍貴的是,他面對學理時所展現的,如實不諱的態度。在解剖學、瑜珈經等課程中,他會提出明確的說法,同時保留探索的空間,不斷鼓勵你嘗試,尋找屬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這或許是分享瑜珈的時候,最核心的信念。讓心敞開,讓經驗說話。
我很幸運,在瑜珈生涯的轉捩點與他相遇,希望更多人也能在老師的帶領下,找到更深入的練習。
—游坤義
當身旁一起練習的瑜珈朋友紛紛去挑戰與滿足自己時,我的心也起伏了。多次猶豫後,決定參加 2015 年 Adarsh 師資培訓課程。第一天上課時忐忑不安,但見到老師身上散發出隨和、親切、開朗、認真、多學、堅持與原則等特質,讓所有不安與疑慮一掃而空。
Adarsh 老師教學時剛柔並濟,風趣中不失嚴謹,輕鬆中不失原則,讓我們這一班相處融洽也相互扶持。
老師的教學從最基本瑜珈經、歷史典籍,到解剖學與自我放鬆修復方法,從個人練習體位說明調整到提供教學方式與指導,再加上老師有療癒式推拿認證,讓我進而了解瑜珈的廣度與深度。老師將他的專業毫無保留地分享與教導大家,更驚喜的是同為瑜珈老師的師母也親自指導專屬女生部分的瑜珈內容。豐富多元、充滿無限可能的教學,激發了大家學習欲望。
在這期間,從體能上的強度到瑜珈的廣度,每每都是在突破自己極限。感謝 Adarsh 老師開啟我真正的瑜珈之路,感謝同學們一起學習與陪伴,感謝因緣際會促成師資培訓的所有人,你們讓我有了完美的永恆。一切的一切無法用文字言語完整表達,只有親自參與才能明白,這是完全屬於你自已的體驗。
—佳惠
無論在瑜珈練習的層面、瑜珈教學領域與瑜珈生活的面向,此 200 小時師資培訓課程都將引領你打下穩固的根基 。
關於派別
此培訓課程的目的在展現「瑜珈之道」,而非一個特定的瑜珈派別。除了探索經典八肢瑜珈的哲學與方式之外,也將探討當今的瑜珈發展形式、相關科學以及身心健康的概念。
為何要參加瑜珈師資密集訓練課程
在瑜珈練習的日子裡,如果你聽到以下來自心裡的聲音,那麼對你來說,參加師資培訓課程的時機就到了
- 傾聽對瑜珈的熱忱
- 深入探索瑜珈相關的哲學、歷史與生活方式
- 全面了解體位法,包含人體解剖、正位、替代式、風險與益處等觀點
- 透析瑜珈之傳統與現今發展形式
- 深度了解瑜珈解剖學
- 學習如何協助與指導不同程度之學生
- 學習以肢體與口語調整
- 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了解、加強並更深入自身的瑜珈練習
- 學習如何與他人分享此熱忱
- 練習如何教學與培養長遠的良師益友關係
當然,不可錯過師資培訓課程的主要原因,莫過於你將獲得的個人成長。瑜珈可以是自我探索與成長,並助於開拓視野的工具,讓你能轉化生命為更喜悅、平衡與完整。
適合程度
- 持續練習瑜珈至少一年以上
- 在身體與心智上,都準備好以迎接密集訓練的挑戰
- 帶著正向、開放的態度,全心學習與奉獻
開放名額
36 人
培訓日期 2017/8/5-9/3
Monday |
Tuesday |
Wednesday |
Thursday |
Friday |
Saturday |
Sunday |
|
|
|
|
8/4 見面會 |
8/5 全天課程 |
8/6 全天課程 |
8/7 全天課程 |
8/8 全天課程 |
8/9 全天課程 |
8/10 全天課程 |
8/11 全天課程 |
8/12 全天課程 |
8/13 全天課程 |
8/14 休息 |
8/15 晨間練習 |
8/16 晨間練習 |
8/17 晨間練習 |
8/18 晨間練習 |
8/19 全天課程 |
8/20 全天課程 |
8/21 晨間練習 |
8/22 晨間練習 |
8/23 晨間練習 |
8/24 晨間練習 |
8/25 休息 |
8/26 全天課程 |
8/27 全天課程 |
8/28 全天課程 |
8/29 全天課程 |
8/30 全天課程 |
8/31 全天課程 |
9/1 全天課程 |
9/2 全天課程 |
9/3 全天課程 結業式 |
全日課程 8/5-8/13, 8/19-8/20, 8/26-9/3
僅晨間密集練習 8/15-8/18, 8/21-8/24
休息日 8/14, 8/25
見面會 8/4
結業式 9/3 14:00-17:00
日程表
07:00-08:00 前置練習(呼吸練習、冥想等)
08:00-10:00 Mysore 自我練習和 Ashtanga 引導練習
10:00-12:00 午休
12:00-14:00 小組討論、梵頌、主題講座
14:00-14:30 休息
14:30-17:00 研習課、教學練習
晨間密集練習
上課日期:8/5-8/13, 8/15-8/24, 8/26-9/3
時間:7:00–10:00
SPACE 會員優惠價$29,800
如師資培訓報名額滿,將不開放晨間密集練習課程
結業後取得之資格
- 熟悉如何教授 5 種獨特的體位法排序,包括傳統八肢瑜珈、現代體位串聯法與瑜珈療癒
- 對瑜珈技巧、理論與哲學的廣泛理解
- 密集練習之經驗
- 專業度與個人成長
- 台灣 SPACE YOGA 結業證書
- 美國瑜珈聯盟 (Yoga Alliance) 200 小時師資培訓認證
英文教學‧中文口譯
課程口譯 Yifen
SPACE YOGA 瑜珈指導師,中、英文流利,樂於擔任傳遞訊息的使者,口條清晰、用字精確,幽默且從容。歷年來多次擔任 Doug Keller、Hart Lazer、Basia Going、Adarsh Williams 等多位大師研習課程、師資培訓課程的逐步口譯。
晨練口譯(7:00-10:00)坤義
RYT200 認證瑜珈指導師,文字工作者。中、英文俱佳,充滿學習與分享的熱忱。2015 年在 Adarsh 老師的引領及祝福下踏上教學之路,自許透過教學及語言扮演瑜珈知識的橋樑。
1. 體位法與串聯
包含八肢瑜珈第一級與第二級體位法系列,亦概括前彎、後彎、扭轉與側彎、倒立、手平衡。此外,我們將依當今物理治療的原理,探討如何安排健康而適度之應用與替代練習,包含編排具有療癒性的體位法序列。
你將依應用人體解剖學知識,透過自我調整與學習「觀察」學生姿態,學習體位法中的正位。亦將學習現代瑜珈的正位術語,例如:迴路、旋轉、動作與反動,在這基礎上,你將了解如何避免學生進行易受傷之體位,讓學生能安全地練習。
- 八肢瑜珈第一級與第二級體位法,以及傳統 Vinyasa Krama
- 瑜珈解剖學和正位:深入探索關鍵之身體機能
- 瑜珈療癒、應用輔具、修復性練習與因材施教
- 現代體位法串聯序列與透析體位法
2. 呼吸練習與呼吸法
- 瑜珈潔淨法 (Kriya)
- 瑜珈呼吸法 (Pranayama)
- 鎖印 (Bandhas)
3. 瑜珈與冥想
4. 哲學
- 瑜珈的起源與歷史
- 認識各個不同之瑜珈體系
- 以瑜珈為生活方式、瑜珈倫理學
- 研讀瑜珈經
- 梵頌
- 形塑個人哲學
5. 教學方法論
- 瑜珈傳統
- 體位法編排
- 肢體與口語調整
- 以梵文數串聯順序
- 體位法梵文發音
- 老師之角色定位
6. 瑜珈生活方式
- 教師之自我照護
- 飲食
- 維持自我練習
- 墊外瑜珈
- 尋找啟發
7. 瑜珈教學之根基與基礎
- 認識起源、歷史與了解不同的瑜珈傳統
- 瑜珈呼吸的根基 (呼吸法與潔淨法)
- 梵文與梵頌的根基
- 認識八肢、瑜珈理論與哲學
- 第一級系列,詳解拜日式與站姿
- 療癒瑜珈系列
- 細談關節訓練、核心強化與柔軟度
8. 教學技巧
9. 解剖知識之密集練習與應用
- 包含第一級完整練習和變化式、手平衡的元素
- 瑜珈解剖學與正位
- 解剖鎖印、核心排序
- 瑜珈療癒、輔具應用與修復練習
- 教學工具
- 口令引導與調整手法
- 延續瑜珈呼吸練習
- 避免瑜珈傷害
10 整合:瑜珈哲學與瑜珈生活
- 第二級的元素,深度後彎、各種倒立
- 流動的八肢瑜珈, 現代體位法串聯序列與透析動作
- 明智的體位法編排
- 教學練習
- 教師之自我照護
- 飲食
- 墊外瑜珈
- 持之以恆的個人練習
閱讀書單
- 瑜珈之心 The Heart of Yoga:Developing A Personal Practice
作者:德悉卡恰 T.K.V. Desikachar
- 人體解剖全書 Trail guide to the body
作者:安德魯.貝爾 Andrew Biel
- 天才密碼 The Talent Code: Greatness Isn’t Born. It’s Grown. Here’s How
作者:丹尼爾.科伊爾 Daniel Coyle
- The Yoga Sutras
作者:Shearer, Alistair (TRN)